Strive为何豪掷7.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?

时间:2025-09-13 11:49:37作者:admin分类:知识库浏览:0

Strive Asset Management用于购买比特币的7.5亿美元资金直接来源于2025年6月完成的首轮资本募集,其背后推动力量是宏观趋势、商业模式创新与政治资本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这家由Vivek Ramaswamy联合创立的资管公司,正通过反向合并登陆纳斯达克(代码:ASST),试图复制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国库模式,并以税务优化工具构建差异化竞争力。

image.png

资本来源:首轮募资与潜在杠杆空间

根据SEC文件披露,这笔资金明确来自机构投资者及高净值个人的直接注资,具体投资者名单尚未公开。值得注意的是,Strive在融资前已具备坚实的资产管理基础——2025年1月数据显示其管理的ETF资产规模已突破20亿美元,这为首轮募资提供了信用背书。合并后的上市公司结构还预留了进一步融资空间,未来可能通过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金,但截至2025年9月股东投票前夕,尚未有相关公告披露。

管理层背景为资本募集提供了隐性助力。作为美国保守派企业家代表,Ramaswamy的政治网络引发市场对特定资本介入的猜测,例如与特朗普家族关联的加密货币投资实体。不过尚无直接证据表明Eric Trump的American Bitcoin Corp.参与其中,这种关联更多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资本吸引力。

背后力量:三重逻辑驱动的机构入场

宏观趋势层面,2025年美国SEC对现货比特币ETF的全面放行(包括贝莱德、ARK等巨头产品)彻底改变了机构配置逻辑。数据显示,仅上半年美国机构加密资产持仓规模就增长47%,比特币作为"数字黄金"的抗通胀属性成为配置共识。Strive此时入场,正是抓住了传统资管机构加速布局加密资产的窗口期。

商业模式创新构成核心竞争力。不同于MicroStrategy单纯的囤币策略,Strive设计的"阿尔法生成策略"包含两项关键工具:一是面向合格投资者的"免税股权互换",通过衍生品结构帮助长期持有者规避资本利得税;二是链上数据资产化服务,将比特币交易记录转化为信用评估工具。这种"囤币+服务"的双轮模式,使其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政治资本网络则为其提供了差异化资源。Ramaswamy作为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,其倡导的"反 woke"商业理念吸引了一批保守派资本。市场观察到,Strive的早期投资者中不乏能源、金融领域的传统产业资本,这些资本正通过加密资产配置实现与新兴数字经济的衔接。

战略布局:在合规与风险中寻找平衡

Strive的比特币囤积计划面临双重挑战。一方面,美国财政部2025年新规要求企业详细披露加密货币持仓的风险敞口,这将增加合规成本并可能限制其杠杆使用空间;另一方面,比特币价格波动带来的减值风险不容忽视——若BTC价格跌破5万美元(2025年8月均价为6.2万美元),7.5亿美元投资将面临约19%的账面浮亏。

但政策红利与市场空间仍构成强支撑。随着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框架逐渐清晰,合规化运营的机构反而能获得先发优势。Strive计划在股东投票通过后,将比特币持仓纳入资产负债表,并通过季度财报披露链上持仓地址,这种透明化操作有望吸引ESG资金关注。其设计的税务优化工具已引发家族办公室兴趣,初步意向资金规模达3亿美元。

这场7.5亿美元的比特币豪赌,本质是传统资管力量向加密领域的一次战略试探。当Ramaswamy的政治资源、20亿美元的资管基础与比特币的金融属性相遇,Strive正在书写的,或许是机构加密化进程中的又一个典型样本。市场将密切关注其9月股东投票结果,以及首批"免税股权互换"产品的实际落地情况。

相关标签: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