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i联合创始人与区块链技术架构师:Jayendra Jog

时间:2025-09-07 11:54:37作者:admin分类:圈内人物浏览:0

个人背景

1995年,Jayendra Jog出生于旧金山湾区——这个后来孕育了无数科技创业传奇的地方。2018年,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计算机科学系毕业,随后先后在Pinterest、Facebook和SAP担任软件工程实习生,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技术栈里打磨自己的代码能力。早期在Robinhood参与应对GameStop轧空事件的经历,让他深刻意识到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性能瓶颈——当用户为了一笔交易要等几分钟,甚至几小时,这样的体验根本无法与Web2相比。这成了他后来创立Sei Labs的初心。

技术贡献

作为Sei的核心架构师,Jog带领团队啃下了区块链性能的硬骨头。他们开发的Twin Turbo共识机制,把区块最终确定性时间压缩到了390毫秒,直接刷新了区块链领域的速度纪录。不同于以太坊等需要多轮确认的网络,Sei采用单槽最终性设计,区块一旦确认就不可逆转——这意味着用户再也不用忍受“等待确认”的焦虑。

“加密技术不应让渡性能妥协。当Web2电商页面加载延迟0.1秒都会影响转化率,我们为何要让用户忍受5秒确认?”在2023年Token Terminal访谈中,Jog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用户体验优先原则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团队重新设计了共识层,让Sei成为生产环境中确认速度最快的区块链之一。除了速度,他们还推出并行处理架构,把每秒交易处理能力提升到20,000笔,是传统区块链的5-10倍。而Sei Giga升级计划则通过EVM兼容性扩展、动态分片和零知识证明优化,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。

行业影响力

作为行业新锐领袖,Jog的思考正在重塑行业对区块链的认知。2023年,他在CoinDesk共识大会上提出“区块链性能三维度”理论(吞吐量/延迟/可扩展性),强调三者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。这个理论被多家媒体引用,成为行业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。

同时,Jog主导推出Sei开发者激励计划,累计资助了87个DApp项目,涵盖衍生品交易、NFT市场等领域。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Sei的生态,也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现创意的平台。他还在斯坦福大学开设《高性能区块链设计》客座课程,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下一代技术人才,推动行业的长远发展。

商业与经济贡献

在商业领域,Jog带领Sei完成了A轮融资(2022年),估值达5.3亿美元,投资方包括Multicoin Capital、Coinbase Ventures等顶级机构。这笔资金为Sei的技术研发和生态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随后,他推动建立了总规模1.2亿美元的生态基金,专门扶持交易类DApp发展。2025年,Sei链上日均交易额突破45亿美元,成为行业内最活跃的交易平台之一。

更重要的是,Jog首创“交易即服务”(TaaS)商业模式,为机构提供定制化区块链解决方案。,已有12家加密交易所采用了Sei的技术,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。

结语

在2024年达沃斯论坛上,Jog提出的“区块链性能民主化”理念引发热议。他认为:“真正的去中心化不应以牺牲性能为代价,而是要让每个用户都能享受到像Web2一样流畅的体验。” 这种观点正在重塑行业对区块链可扩展性的认知,而Sei Network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实践。作为技术极客,Jog用代码书写着自己的创业故事,也用行动推动着区块链行业的进步。

相关标签: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